
工業設計軟件,一直以來并不是一個大眾特別熟悉的行業,雖然大家可能都聽過,但是在資本市場上很陌生,不太可能接觸得到,因為這跟各類儀器一樣,也是一個長期被歐美幾大巨頭聯手壟斷的利基市場。
在一個未來更加視覺化,虛擬化的世界里,建設新世界的工具顯得尤為重要,而這幾家公司,便是我們現在可以依賴的工具。
從圖像到影像到動態建模,Adobe、Autocad、達索系統一直是這個行業地位最高的幾家龍頭公司之一,PS,CAD,CATIA和SolidWorks,相信也是各類設計師的日常。
但我們也應該注意到,同樣是工業設計軟件,這幾家公司的長期走勢卻有較大的分化,Adobe成為美股漲幅最高的幾家公司之一,而達索和Autocad的表現就稍遜一籌了。
從技術上看,工程制圖的專業性要大于圖像及影視設計,但從股價來看,Adobe卻有著更高的回報,是什么導致了差異?在這樣行業里決定性的因素是什么?
一.業績長期分化巨大
從三者的長期表現看來,三者的業績有一定的分化,Adobe實現了10年4倍的利潤增長,并驅動了接近20倍的股價漲幅,而Autodesk只有10年1倍左右的利潤增長,驅動了4倍的股價漲幅。至于達索,則為10年2倍的利潤增長,10年9倍的股價漲幅。
關于Adobe的成功,已經有過很多的傳統的分析了,saas轉型的成功,大大加強用戶粘性并提供更廣泛的增值服務。并且不斷地拓寬邊界,如營銷云等。
在2009年以前,Adobe也是以買斷制為主的銷售模式,在12-13年經歷轉型后,公司回歸高增長,并且業績穩定成長,不像Autodesk那樣出現較大的業績波動。
當然,Autodesk和達索也都進行了SAAS轉型,目前的付費模型也都已經以訂閱制為主,但與Adobe仍有一定差距,而且兩個之間也有一定差距。
從這幾個公司的業務差距中看出,付費模型并不是最重要的。關鍵在于拓展性和競爭格局,還有用戶粘性上。
Adobe的拳頭產品是PS和AE等圖像和視頻剪輯軟件,在很多年里,在這個賽道中Adobe一直是獨步天下的角色,以圖像處理為例,公司的市占率超過50%,多年來,可以挑戰Adobe的角色一直是缺失的。而且針對自身圖像和影像設計,Adobe多年來一直在進行專業化的迭代,目前的Adobe creative cloud(設計一體化)業務下,已經有超過20種專業的,分門別類的產品,甚至被戲稱“元素周期表”,任何單一的視覺設計產品都很難撼動Adobe的地位,通過在自身產品品類上不斷聚焦,推陳出新加強競爭力,護城河,讓對手無路可走,是這個行業成功的關鍵。